7月16日,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重點項目觀摩暨“雙百工程”中期交賬會如約而至。觀摩團成員們在一個個工地、廠房、車間,看進度、觀成效,對全縣重大項目進行“大閱兵”,這既是對今年項目建設成果的一次察看和檢驗,亦是對后半年持續加壓推進的一次鼓勁和鞭策。

值得一提的是,全縣產業類項目謀劃數量較去年提升29.1個百分點,開工數量較去年同期提升32個百分點,拉動全縣完成固定投資13.31億元,占全縣固定投資的33%,傳統產業、文化旅游、數字經濟項目多點突破、創新升級,成為我縣堅定有序推進轉型發展的有力抓手。

無論是事關未來的大體量項目,還是立足當下的“小而美”項目,無不體現各部門鄉鎮謀項目的思路更清、引項目的舉措更實、抓項目的成果更豐,也讓大家對壽陽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邁出新步伐充滿信心。

龍頭引領 動能澎湃

重大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是貫穿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是城市發展的“活力源”。

省內第一條智慧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處處體現智能建造理念(壽陽融媒供圖)

青銀二廣高速公路太原聯絡線項目是山西省“4縱15橫33聯”高速網的關鍵聯絡線,能夠有效提升城市路網聯通程度、優化路網結構,為深入推動太晉一體化發展奠定良好交通基礎。自開工建設以來,壽陽縣主動靠前服務,為項目順利推進“清障鋪路”。

作為省內第一條智慧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處處體現智能建造理念。在太原聯絡線ZBLJ2分部的智慧隧道監控中心里,大屏幕上顯示著隧道左右雙洞人員定位、車輛進出的監測信息,通風監測控制系統也在實時運行,為施工過程中的安全和質量提供保障。

日前,東山1號隧道進尺4050m,突破總工程量的50%,太原聯絡線項目已正式進入路面結構層施工階段。打通“罕山”、走出“東山”,讓平頭正式進入“太原15分鐘通勤圈、半小時經濟圈”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

走進西洛鎮常村的中正農業綠色生態產業園,除了各類新鮮蔬果吸引人的目光,中正儒園的民宿區軟硬件設施也已基本配備完成,靜待游客入住。

作為壽陽本土的農業龍頭企業,中正農業近年來以有機、綠色為產業軸線,創新發展模式,為9個商業住宅小區的15000多戶業主提供綠色蔬菜、農副產品,形成了從田間地頭到業主餐桌的新鮮蔬菜直供新模式。“除了為本省客戶提供服務,我們還將壽陽小米等特色農產品帶到了遠在千里外的深圳等地,進一步提高了壽陽農業的品牌知名度。”中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千忠介紹道。

老項目生成新項目,龍頭企業派生項目。近年來,壽陽縣通過產業鏈精準招商等路徑,推動特色產業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向價值鏈高端升級,實現“老樹發新枝”,形成新的增長點和新質生產力。

在強偉紙業年產10萬噸高檔生活用紙生產車間,全自動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壽陽融媒供圖)

走進強偉紙業年產10萬噸高檔生活用紙生產車間,全自動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操作臺前,工人們專注地凝視著儀表盤,指尖在控制屏上敏捷操作,大號原紙被運送到衛生紙紙機上進行精加工,一卷卷衛生紙通過自動上紙、裁剪、包裝、封口等工序,源源不斷“走”下生產線。

“我們一期工程六條生產線已經建成投產,為了保證生產產量和產品質量,二期工程的四條生產線也于今年2月開工建設,造紙主體設備已基本采購完畢,爭取年底實現投產。”山西強偉紙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申亮介紹道。

觀摩中,大家看項目體量更看質量,看建設速度更看創新“濃度”。壽陽正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為驅動,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凝聚高質量發展向“新”力。

比學趕超 干勁滿格

觀摩中,各鄉鎮紛紛亮出“家底”,比項目質量、比建設實效、比推進速度,現場氛圍熱烈,競相趕超的勢頭振奮人心、催人奮進。

云起探泉寺、落日棲陽坡,干凈整潔的道路沿線滿目綠意,兩側鮮花點綴,以“夕陽”為主題的墻繪正被打造成“落日茶館”新IP。

尹靈芝鎮陽坡村作為百里廊帶的燃爆點之一,不僅村容村貌發生美麗蛻變,還著力打造集親子游玩、休閑觀光、采摘垂釣、燒烤打卡于一體的農文旅產業村,當前總體建設進度已達90%。

“我們根據建設成果制定了管護制度,簽訂了40余份管護責任書,進一步明確了管護范圍、管護責任、保護措施,確保建設成果得到保持。”陽坡村黨總支書記張雪松說。

人居環境改善只是第一步,讓群眾住得舒心、生活便捷成為當前打造宜居鄉村的重點。為了有效改善平舒鄉及周邊鄉鎮養老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現狀,平舒鄉綜合考慮老年人口規模、服務需求等因素,投資200余萬元對閑置學校進行改造升級,打造綜合性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目前項目正有序推進水、電、暖改造及外墻保溫施工等工作,工程預計在9月底全面完成,很快這所閑置學校就能“變身”為老年人的樂園。

種養結合的生態農牧業發展模式(壽陽融媒供圖)

三個多月前,前往南燕竹鎮孟家溝村兄弟牧業肉牛養殖廠的鄉道還是崎嶇泥濘,三個月后再次踏入這里,筆直順暢的產業路讓企業負責人臉上露出了笑容。

“目前養殖場肉牛存欄量已增至300余頭,肉羊存欄量達400余只。”山西兄弟農牧有限公司通過秸稈利用、牛羊發展、牛羊糞有機肥的綜合利用,形成了種養結合的生態農牧業發展模式,填補了壽陽養殖業發展薄弱的空缺。

景尚鄉張韓河村天恩小組的景苑生豬養殖項目現場(壽陽融媒供圖)

與此同時,在景尚鄉張韓河村天恩小組的景苑生豬養殖項目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當前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完成,預計9月份生豬進場,項目建成后年存欄可達4500頭生豬,年出欄育肥豬6000頭,同時帶動周邊村民就業8到10人。

羊頭崖鄉下莊村嶺東溝小組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年生產設計標準為5萬噸,采用“企業主導 + 村集體入股”的創新機制,已成功進入試生產階段,產能穩步釋放,完成成品1500余噸。依托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各鄉鎮將精準匹配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就地轉化、消化能力,走出一條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多方共贏的養殖產業“致富路”。

行走在壽陽的鄉野,不僅有鄉村蝶變的美景,還有產業落地的盛景,實現了村莊在“顏值”“品質”和“內涵”上的有效提升,讓鄉村建設不僅有“形”,更有“神”。

加快轉型 信心十足

一個個項目,一處處工地,一間間廠房,一條條生產線,孕育著跨越趕超發展的新希望,孕育著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大家在觀摩活動中交流了經驗、看到了差距、增強了壓力、堅定了信心,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增強項目建設的緊迫感,為“爭當發展排頭兵、建設幸福新壽陽”貢獻更多力量。

溫家莊鄉黨委副書記、鄉長邢永軍表示,在鄉黨委、政府的努力下,平舒煤業與冀建投壽陽熱電廠120萬噸煤矸石綜合利用項目順利推進,富家溝村千畝玉米示范園、玉露香梨種植園及百畝彩椒種植示范園動能充沛,山底鋪村民宿集群建設。未來,溫家莊鄉將持續推動農康旅產業融合發展,讓資源轉型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縣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志軍表示,“今年以來,我局科學謀劃了融和獨立儲能、固廢綜合循環利用零碳園等34個產業轉型升級項目,總投資達到213.85億元。下一步,我們將把實現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作為‘十五五’時期的發展主題,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大力發展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為轉型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縣工信局局長付志芳表示,“我局將認真審視壽陽的產業優勢,做好科學系統的布局。一方面狠抓傳統產業升級,讓智能化、綠色化技術為造紙、煤化工、建材等產業賦能,下功夫強化延鏈補鏈強鏈;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興動能,重點在高端煤機裝備制造、精細化工材料等產業上布局,加快推動項目落地和產業集群發展。”

從補鏈延鏈的新項目,到擴規裂變的老項目,從傳統產業“煥發新機”,到新興產業“拔節生長”,再到廊帶建設的“迭代升級”……本次重點項目拉練觀摩,以擂鼓催征之姿,吹響了全縣上下競逐新質生產力的“沖鋒號”,堅定了這座城市“向高而攀、向新而行”的堅定決心,壽陽正以項目建設的“進”,撐起高質量發展的“穩”,奮力書寫著新時代加快轉型發展的“壽陽答卷”。(來源:壽陽融媒)

編輯:溫雅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