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發展改革委、財政廳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相關通知,明確四川省擴大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相關事項。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從7月1日起,四川將原外賣行業、即時配送行業合并為新即時配送行業,在已先行試點7個平臺企業的基礎上,將滴滴出行、順豐同城、滴滴貨運和滿幫省省等四家頭部平臺企業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范圍。2026年,將出行、即時配送和同城貨運三個行業的平臺企業,總體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范圍。2027年,探索將職業傷害風險較大、勞動管理強度較高的其他行業平臺企業,納入職業傷害保障試點范圍。

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是為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人員創設的“新型工傷保險”,繳費由平臺承擔,新就業形態人員個人無需繳納。作為人口大省,四川靈活就業人員群體數量龐大,此次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擴圍,意味著更多的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人員在遇到職業傷害,尤其是重大傷亡事故時,從制度上有了安全保障的底線。

自2022年7月啟動試點以來,作為全國首批七個試點省份之一,四川以健全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制度為主線,聚焦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權益保障,打造“以人為本、全面委托、突出質效、安全平穩”的職業傷害保障四川模式,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累計參保覆蓋超200萬人次,待遇核定超1.5萬人,切實維護了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的權益,同時也分散了平臺企業經營風險。(記者 劉春華)

編輯:昌思榮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長按二維碼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