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阜新街頭,移動網格員王哲剎車停在水坑前拍照上報,兼職網格員丁爽冒雨叩開獨居老人的門,專職網格員呂笑夕在巡查中發現下水管道堵塞并迅速處理……這些瞬間,是阜新市6845個城鄉網格化服務的生動剪影,映照出阜新市基層治理網格間點滴匯聚的幸福。
網格之內,民有所呼,必有回響。當專業力量與市井煙火在網格內交匯,共建共治共享的活力正悄然迸發,為城市注入溫暖與力量。
網格連民心 從檐下牽掛到萬家晴雨
夏日晌午,丁爽正在家準備午飯。忽然,豆大的雨點砸在窗玻璃上,她抓起雨衣就往61歲的石大娘家跑。
“漏了嗎,進水了嗎,沒事吧……”一大串問題道出了惦記。“沒事,沒事,你去年加固的門窗都結實著呢。”石大娘抱著6歲的小孫女笑意盈盈。
丁爽,太平區高德街道海隆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兼網格員。從5年前與石大娘結對幫扶那天起,她的腳步就成了老人屋檐下最準時的“晴雨表”。逢年過節,米面油、新衣裳等暖心幫扶,益智玩具里的歡聲笑語,讓小屋滿是溫馨。網格員“探訪陪伴”的日常,早已成為網格服務的標配,“一對一幫扶”星火燎原,化作社區鄰里互助風尚。如今,海隆社區入選國家級“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社區試點,6名網格員用貼心的服務映照出社區2987位居民的笑臉。
“那兒地勢低,一下雨就汪水,走路一呲一滑地摔了咋整。”清河門區新北街道西花園社區的棚改三期A區南側長期積水。路邊種著農作物的居民與街道辦事處墊高路面的規劃僵持不下。兼職網格員周慧為了解開這個“疙瘩”,白天挨家挨戶走訪傾聽訴求,晚上組織居民議事會溝通協調。兩周拉鋸戰里,她把政策講成了家常,將心比心的賬本攤在居民面前,最終讓積水坑變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居民劉大爺蹲在新鋪的路面上笑著說:“這網格啊,真是‘畫’到了咱的心坎里。”
海州區機務社區網格員呂笑夕在日常巡查中發現轄區居民樓下水管道堵塞,污水橫流。她一邊耐心安撫群眾情緒,一邊迅速聯系專業維修隊伍。從制定搶修方案到調配施工力量,全程跟辦,僅用24小時就徹底疏通堵塞管道,讓居民生活恢復正常。針對轄區內行動不便老人辦理退休認證的實際困難,她主動“敲門服務”,逐戶上門為老人講解認證流程,協助完成表格填寫、資料整理等工作,讓她的網格日志寫滿了“已解決”。
阜新市194個社區和619個行政村共劃分為6845個網格,6926名網格員上崗,以“明確責任、到底到邊、見事見人”為準則,讓每個角落的民生訴求都有回應,成功實現基層治理從“被動響應”到“主動發現”的升級轉型。2024年,百名新就業群體“移動網格員”新增加入,實現網格員常態化排查與“移動網格員”的動態補位,讓消防隱患、矛盾糾紛等問題在萌芽階段就被捕捉,形成“發現—上報—處置—反饋”的閉環,將治理端口前移。網格員未訴先辦、“阜政通”接訴即辦、“吹哨報到”統籌促辦機制的建立,讓“小問題不出網格”從紙面字樣變成現實腳步:今年1—5月阜新市婚戀家庭糾紛化解率為98.4%、鄰里糾紛化解率為98.7%。這些帶著體溫的數字背后,是網格員用腳步丈量出的民心坐標。
一網匯眾力 從單兵作戰到共治星河
民警進網格,傾心辦實事,還常給我們開展反詐常識宣傳,這可讓我們社區的居民受益匪淺啊!”西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艷超說:“不僅如此,民警還加入我們的居民微信群,常在群里推送治安常識,讓居民時刻‘提高警惕’。”清河門公安分局艾友派出所民警李翔宇、輔警王鑫磊以專業網格員身份,讓治安常識沿著網格走進千家萬戶。
為避免基層問題多頭管理、多頭不管,阜新市把黨建、綜治、城管、信訪等18個職能部門和水電氣熱等保障服務企業在社會網格基礎上相應入格為專業網格,構建阜新市共治“一張網”,對每個網格定崗定責定人,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全網聯動”。
老舊小區供暖難題在細河區玉豐街道愛民社區尤為突出。該社區建于20世紀80年代,供暖管路老化,供暖期溫度不達標、投訴不斷。社區成立“愛民供暖大黨委”,成員包括黨員志愿者、“千千結”對接單位市政府辦和市科協、阜新宏大供熱有限公司、阜新市熱力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的黨員79人。供暖前逐戶排查問題,供暖初期重點入戶老年群體,供暖中期網格員24小時響應居民訴求,第一時間解決供暖問題。
2023年11月供暖期開始至今,玉豐街道供暖直通車受理供暖訴求263件,其中愛民社區僅有1件。“愛民供暖大黨委”實現了社企聯動、黨課聯上、活動聯辦、工作聯抓、問題聯解,走出一條從“單打獨斗”變為“合力攻堅”的網格服務轉型升級之路。
像李翔宇、王鑫磊和阜新市熱力有限公司一樣,目前,阜新市1399名社區(駐村)民(輔)警、45名員額法官和法官助理、957名鄉鎮(街道)和村(社區)人民調解員、198名聯通智家工程師和水電氣熱等民生保障服務企業定人、定崗、定責,全部實名制編入街道鄉鎮網格,及時解決法律咨詢援助、矛盾糾紛化解、生活困難幫扶等方面的問題。
把基層干部和社區工作者、志愿服務者隊伍等各類組織、資源“統”在網格里,194個社區全部制發便民服務卡,更是“凝”成共生共榮治理共同體,有效解決了基層“有人管事、有人辦事”的問題。這些由多元力量擰成的“網格繩”,正穩穩兜住城鄉居民的幸福感。
而網格的深意,遠不止于家長里短的調和。當供暖部門進門入戶,當居民訴求通過網格得到積極響應,當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網格中生根,“小網格”便有了“大格局”。
格中見遠謀 從柴米油鹽到幸福脈動
晨曦初露,居民樓下的花壇里的鮮花還沾著露水,記者跟隨網格員的腳步穿梭在居民樓棟間。三年來,基層網格化治理服務如細密春雨,浸潤著城市的每寸土地,悄然勾勒出居民幸福生活的嶄新圖景。
在海州區和平街道大眾社區,專職網格員王金蓮“一天忙得腳不沾地”。面對網格內高齡、獨居老人較多的實際困難,她主動建立“關愛檔案”,定期上門探望,代買生活用品、代辦醫保手續,將服務送到家門口。在海州區,專職網格員日均3小時走訪,將人口、房屋、隱患信息編織成動態臺賬。網格員深入鄰里開展政策宣講、困難幫扶等服務。兩類網格員“專業處置+柔性服務”的雙輪驅動,讓基層治理告別“坐等派單”,轉向“主動出擊”。
來到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網格員建立與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一對一幫扶機制。定期上門探訪,幫助解決生活難題,如協助采購生活用品、陪同就醫。在彰武縣街頭,穿梭的外賣騎手多了一重身份。他們送餐途中化身“移動探頭”,窨井蓋松動、占道經營等問題被及時“捕捉”,今年已累計上傳487條有效信息,讓城市治理更有“煙火氣”。
走進細河區,社區將網格員聯系方式制成公示牌,安裝在網格醒目位置。對網格內發生的各類問題,網格員能處理的當場處理,不能辦理的則逐級上報,做到了日排查、日處理、日上報,并及時與相關領域職能部門對接協調。
而在太平區,“阜政通”平臺成了治理的“智慧大腦”。孫家灣街道立體化架構織密安全網,主動化服務化解矛盾于無形。城市綜合執法、物業等多部門聯動,讓電動車歸位、樓道變敞亮。新邱區長營子鎮的“三級聯動”機制同樣高效,村民小組長每日巡查,村委會每周調度,確保群眾訴求“件件有回音”。
如今,當6845個網格扎根城鄉大地,民生訴求響應及時,安全隱患排查有力,社區服務貼心到位……阜新市的網格化治理,正以“小網格”的精細勾勒“大民生”的風景,在網格員忙碌的腳步中,用“格中事”的溫度丈量“治理力”的深度。那些在我們生活中拔節生長的幸福,宛如鄰家灶頭的裊裊炊煙,交織匯聚成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溫暖。(阜新市委宣傳部)

關注精彩內容